生活在农村,是可喜的,也可悲的!
很多,几十年不曾离开过故土,甚至在养育他们的那片土地上,终老……

爷爷已经快90岁了,唯一健在的祖辈,感情没有电视剧中那样的激烈深刻。

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了,似乎是走向城市的一种表现,它寄生在我们这些游子上,于是,哪家的年轻人去了哪座城市,在哪里工作,哪家谁谁谁回来了,就成了很好的谈资。也许他们年轻的话,也可以成为别人的谈资。

 

去过几次大城市。繁华,年轻人是抵挡不住的。虽去过,却没曾好好的去“疯”,下车,就等着被表哥接走。固定的线路,完成这趟“旅行”。去的多了,慢慢就熟悉了,知道了东西南北。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

谁也不告诉,独自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,怎么安排?
脑海中浮现些许零散的思绪。

明白了,少了的是一种“际遇”。这种际遇是对城市的感应。

农村的孩子,从小学到大学,一步步走向城市,可因学习待过的城市,却还是觉的陌生。
室友却决然相反,一个是半个本地人,另外2个,经常整天的不在宿舍。毕业时,一个为了一家公司的面试,独自去了一座陌生的城市。一个,也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的,又转去另一座陌生的城市。而我还在纠结熟悉和陌生的抉择。

算的上重度的电子产品使用者,现代科技给了我们很多便利。熟悉使用Google地图,却还是没勇气面对一座陌生的城市,依然选择了那座知道东西南北的城市,那里,有亲人,有朋友,有同学。即使所要的生活很可能不是那儿。
大陆最南,沿海,冬天不冷,自己和爸爸怕冷,妈妈在那里,似乎是最大的原因。努力点儿,早点儿把爸爸接过去,一家就不用再分隔三地了。

“以为挑起生活的担子是需要勇气,其实去过自己真正的想要的生活,才更需要勇气”
  懦弱,这一刻,淋漓尽致。